您的当前位置:

工作之窗 >他山之石 > 

福建泉州鲤城区:以类案分析促系统治理

日期:2025-10-31

来源:中央纪委国家监委网站

浏览次数:

字号【

视力保护色:

   “卫生费早就不收了,怎么社区账上还有这项开支?”前不久,福建省泉州市鲤城区纪委监委开展小微权力监督检查,在某社区翻看财务公示材料时,一组矛盾的数据引起了检查组的注意——全区卫生服务已由财政统一买单,但该社区财务收支明细中赫然列着“卫生费”收入项。

   检查组顺藤摸瓜,调取社区近年来的财务账目和收费票据,走访居民核实缴费情况,并向区城管局和市政管理公司等了解有关情况。经核实,该社区在居民已缴纳城市垃圾处理费的情况下,以“卫生费”名义向居民重复收费,且未实际提供相应服务。问题查实后,社区相关责任人被立案查处,违规收取费用限期清退。不过,事情并未就此结束。

   “解剖这只‘麻雀’时我们发现,此类问题在基层具有一定的普遍性和典型性。”检查组相关负责人介绍,聚焦个案暴露出来的典型问题,该区纪委监委综合运用“小切口、打深井”“以点串线拓面”等方式拓展延伸,对群众反映强烈的具体问题一查到底,对反复出现的共性问题深入整治,推动由“解决一个问题”到“整治一类顽疾”,最终达到“净化一片生态”的效果。

   针对违规收取“卫生费”的问题,区纪委监委组织各街道纪工委监察组围绕已查处案例进行剖析,引导干部掌握查找类似问题的方法,并在全区启动违规收取“卫生费”问题专项排查,通过排查发现另有8个社区存在同类问题,共立案8件、处分8人。今年以来,还选取了违规发放高龄补贴、村级农民技术员选聘及津贴发放、食品药品质量安全协管员补贴以及综合执法领域问题等4个“小切口”进行深挖彻查,共新增立案55件。

   类案分析的穿透力在重点领域也持续显现。为推动系统治理,区纪委监委定期梳理筛选信访举报、监督检查、案件办理中暴露出来的典型问题,将其列为“问题点位”,集中力量精准破题。针对近年来国企腐败问题多发的情况,区纪委监委紧盯资金借贷、工程建设、物资采购等关键环节,发现并查处问题线索23件,严肃查处了数起国企领域新型腐败和隐性腐败典型案件。

   分析是手段,治理才是目的。区纪委监委在开展类案分析时,注重深挖问题症结、精准对症下药,推动标本兼治。通过对社区集体“三资”管理领域系列案件进行分析,梳理出易发多发的问题类型、典型表现和主客观原因,以监督专报、纪检监察建议等形式针对性提出7条治理建议,推动重新修订完善《社区集体资金资产资源管理工作的实施意见》《社区居委会财务管理办法》等系列制度,固化监督成果。针对国企领域系列案件暴露出的问题,组织开展专题调研,形成调研报告并向区委报告,推动完善国企纪检监察监督和内部监督机制,实现常态长效治理。

   “我们既要猛药祛疴、集中攻坚,又要系统施策、标本兼治,以做深做实类案分析为抓手,推动实现从个案惩治向系统治理的提升转变,不断铲除腐败滋生的土壤和条件,让群众真正受益、可感可及。”鲤城区纪委监委主要负责人表示。(福建省纪委监委 || 责任编辑 于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