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毕节深挖资源丰富载体 推动清风廉韵润心田
日期:2025-04-16
来源:《中国纪检监察报》
浏览次数:
字号【 小 中 大 】
视力保护色:
“1936年2月2日,红二、红六军团强渡鸭池河进入大关镇,在数九寒天的恶劣环境下,所有红军战士在街道上和衣而眠……”近日,在贵州省黔西市“大关盐仓”展馆,大关镇老党员为新入职党员干部讲述红军在当地的感人故事,引导其传承红色基因、树牢廉洁意识。
地处乌蒙山腹地的毕节,是一片革命热土,红色资源富集。近年来,毕节市纪委监委以“清廉贵州”为统领,全市“一盘棋”统筹谋划,通过加强阵地建设、打造廉洁品牌、做实警示教育等多种形式,推动廉洁文化建设走深走心。
该市纪委监委挖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中的廉洁元素,将廉洁文化融入市民休闲场所等建设,因地制宜打造廉洁文化传播阵地,把廉政典故、警示格言、家风文化与自然景观有机融合,营造崇廉尚廉良好氛围。
该市纪检监察机关立足地域特色,打造各具特色的廉洁文化品牌。威宁县纪委监委利用雪山镇游击团遗址、羊街烈士陵园等13处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和革命遗址保护处开展现场教学,通过实物展示、故事讲解、观看相关影视资料等形式让党员干部学习先烈英雄事迹,传承红色基因。金沙县纪委监委将红军南渡乌江指挥所旧址、红九军团菜籽坳战斗胜利遗址等10个红廉阵地“串珠成链”,打造“红色教育+”廉洁品牌,用于开展党员干部理想信念教育,让廉洁文化在潜移默化中浸润人心。织金县纪委监委挖掘优秀家风文化、民族文化、乡贤文化廉洁基因,在全县30个村(社区)设立家风馆,引领干部群众以家风带民风、树新风。
该市纪委监委把警示教育作为开展廉洁文化建设的重要抓手,在优化教育方式、拓宽教育渠道等方面持续发力,用好违纪违法典型案例“清醒剂”,分层分类参观党风廉政警示教育展,编发警示教育读本,摄制专题警示教育片,教育引导党员干部受警醒、知敬畏、守底线。(作者:王曌 潘磊)
上一篇: 贵州用好纪检监察建议有力武器
下一篇: 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