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

新闻动态 >媒体聚焦 > 

贵州省纪委监委网站关注:学党史|四渡赤水收官之笔——中央红军南渡乌江

日期:2021-09-30

来源:贵州省纪委监委网站 

浏览次数:

字号【

视力保护色:

图为中央红军南渡乌江渡口(现貌)

  1935年1月,遵义会议后,中央红军进入赤水河以东地区,准备由川南北渡长江。这时,蒋介石急调40万大军进行围追堵截,妄图把红军消灭在长江以南、乌江以北的狭小地带。

  面对危急形势,毛泽东当机立断,作出了暂缓北上的决定,以突然“回头”向南的行动,拉开主力红军在金沙境内南渡乌江的序幕。

  1935年3月21日,野战军司令部发布命令:“我野战军渡河后应迅速南移,赶快通过遵(义)仁(怀)之线,向南寻找新的机动”。3月24日,被红军“四渡赤水”搅得不知所措的蒋介石,只好由重庆飞抵贵阳亲自“督战”,拟定“聚歼”计划,妄图将红军“一网打尽”。

  3月27日,野战军司令部决定让中央红军主力从鸭溪、白腊坎地域穿过敌人封锁线,并命令红九军团主力依托马鬃岭为枢纽,经倒流水向长干山西南李村之敌积极佯攻,以小部逼近枫香坝之敌佯攻,作出北渡长江的姿态吸敌北向,以掩护我野战军主力通过封锁线。

  同日,中央红军抵达遵义地区苟坝一带,兵分左右两路进入金沙境内。左路为中央军委领导机关、中央直属纵队和一军团,从木孔底水河进入湾子,于29日抵沙土,在沙土稍作休整后,一部分经文家田坝过三丈水进抵后山梯子岩,一部分往中心经翁贡水抵后山梯子岩。右路为三军团和五军团,于28日由偏岩塘过河进入官村后,除一小部分走湾子与左路汇合前进外,大部分从木孔到岚头。右路至岚头后,又分两路前进:一路往中心经翁贡到后山,一路往安底经长坝过翁贡到后山。

  3月29日,执行先遣任务的红一军团一师第三团和军团工兵连先期抵达后山乌江北岸江口渡口,并在此砍竹扎排,准备偷袭渡江,但在偷袭时被乌江南岸之敌发现,便改偷袭为强攻,不想却遭对岸敌人疯狂射击,竹排在江中沉没起伏,不但未成功渡江,反而漂回北岸。

  白天强攻难以奏效,先遣队决定改为夜战。29日当晚,在雷电和暴风雨的掩护下,先遣部队渡江成功,消灭了蜷伏在吊桥桥头洞口的敌哨兵,打通了通向南岸山上的要道。

  3月30日拂晓,过江部队迂回到下游后山梯子岩、大塘河两渡口,歼灭了守敌,摧毁敌人江防据点,掩护江北红军从梯子岩、大塘河、江口等渡口架设浮桥渡江。

  3月31日凌晨2时30分,浮桥架设接近完工的同时,野战军司令部向中央红军各军团发出迅速南渡乌江的命令:令一军团于31日晨8时前渡江完毕,主力进至蔡家寨、潮水坊,并对息烽之敌进行侦察,对黑神庙等地作出警戒;令三军团由江口、大塘河、梯子岩三个渡口渡江,于14时前渡江完毕,主力经牛场进入息烽,并派出一个团扼守黄沙河渡口,红军干部团担任渡江警戒;令五军团继续钳制与追阻敌军周浑元、吴奇伟、王家烈三部,首先在苦茶园,最后则扼守狗场、沙土地段;令在苟坝的九军团准备南移。

  3月31日下午2时,红五军团开始向南移,连夜行军至大塘河渡口,4月1日拂晓,红五军团开始渡江,11时许渡江完毕,主力红军南渡乌江的整个行动取得了巨大胜利。

  3月29日至4月1日期间,除红九军团外,主力红军在金沙县后山镇南渡乌江,为红军长征奠定了新的起点,结束了在黔北地域及川滇黔边区近三个月的辗转战斗,巧妙地跳出了蒋介石部署的“包围圈”,把几十万敌军甩在了乌江北岸,至此,四渡赤水战役全面收官,中央红军取得了战略转移中具有决定意义的胜利。遗憾的是,对我党秘密工作有过杰出贡献的钱壮飞同志在此不幸遇害牺牲。

  乌江之水奔流不息,革命精神代代相传。中央红军南渡乌江中表现出来的坚韧不拔和一往无前的革命主义精神,至今仍被当地百姓所称颂、铭记,也激励着广大党员干部不忘初心、感恩奋进。(毕节市纪委监委)